纵横四海 | 《我们为什么会受骗》
youyi Lv3

梳理自小宇宙:纵横四海 |《我们为什么会受骗》:识别渣男和有毒关系

关注公众号【拾光数据】,对话框输入【008】领取该篇PDF及思维导图~

📚骗术的黄金时代

🐇揭秘受骗心理

  • 人类渴望解释世界,讨厌模棱两可,容易被故事打动,这些天性特点使我们容易受骗。
  • 首先,人类天性中植入了信任陌生人的基因,这使得我们更容易上当受骗。
  • 其次,我们喜欢故事,渴望奇迹,并且对自己深信不疑,受骗之后羞于承认。这进一步增加了我们受骗的可能性。
  • 最后,科技的发展创造了新的骗术机会,例如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我们生活在一个骗术盛行的时代,其中庞氏骗局等古老骗局仍在盛行,而新骗局也在不断涌现。

🐇骗术的精妙之处

  • 骗术的精妙之处:利用受害者的急切心理,一步步诱骗他们做出错误的决定。

  • 骗局中的人性心理,即急于弥补损失同情心陷阱

    • 急于弥补损失的心理会导致受害者急于进行交易,甚至不顾风险。
    • 而同情心陷阱则会让受害者对骗子的谎言产生共鸣,从而降低警惕。

    骗局的精妙之处在于心理,它会先发生预期落空,然后产生心理落差,在这种落差下,受害者急于想要把事情搞定,弥补损失,从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黑暗三角人格

  • 行骗的先天条件:黑暗三角人格——心理变态、马基雅维利主义和自恋。

  • 心理变态者没有同情心、没有悔恨和没有内疚感,且冲动行事,控制欲强。

  • 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冷酷、冷漠,没有道德感,通过操纵和欺骗他人达到目的。

    马基雅维利主义是一种政治和伦理哲学观点,主张以实际和权力为基础,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采取各种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 自恋者极度自恋,自我膨胀,自我中心,需要通过摄取他人来填补内心的空虚。

    • 心理学书籍《我们内心的冲突》里提及自恋是因为内心空虚萎靡,没有爱自己和爱人的能力,内心没有创造力。
    • 《自卑和超越》提及自恋的人要营造一种“我比困难更强大的感受”,他们可以把自己当成神来塑造。
  • 研究表明,黑暗三角人格是一种进化优势,因为它可以帮助个体在社会中获得资源和地位,但超出正常范围的自恋可能是一种人格障碍。

    • 在基于信任的人类社会中,一小部分没有道德感和责任感的人可以利用他人的信任获利。
    • 然而,黑暗三角人格只是行骗的先天条件,还需要行骗的机遇和貌似合理的理由才能成为骗子。
    • 骗子与普通人不同,他们具有进化出的优势,使他们更容易行骗。
    • 人们应该意识到自己比想象中更容易受骗,因为他们被一种在基因上比他们进化出不同优势的人欺骗。

📚骗子如何行骗

🐇利用心理效应行骗

  • 首先,骗子天生具有较高的判断力,再加上行骗的巨大动力,使得他们的判断力大幅提升。

  • 其次,他们利用自我锚定效应,默认他人对自己的了解与自己对他人了解程度相同,从而在信息不对称中获利。

    • 首先,人们倾向于迅速形成第一印象,并且通常基于信任。但研究表明,这些第一印象往往不准确,并且受到外表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警惕第一印象并避免以貌取人是至关重要的。

    • 其次,自我锚定是指人们倾向于将他人视为与自己相似。这会阻碍人们认识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因此,培养开放的心态和学习爱他人的能力至关重要。

      自我锚定是指人们在做出判断和决策时,受到已有信息或者既定观念的影响,从而偏离了客观事实和真实情况。

      我们对负面的判断越不准确,我们的幸福感反而更高(傻人有傻福?

  • 此外,骗子还会利用熟悉度相似度曝光效应博取好感,获取更多信息。

    曝光效应:人们对于频繁暴露于某个刺激的反应更加积极和喜欢的心理现象。也就是说,重复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东西会获得我们的好感。在欺诈中,欺诈者可以利用曝光效应来提高他们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 同时,他们利用压力权力金钱等因素分散受害者的注意力,阻止受害者对他们做出准确判断,从而成功行骗。

    • 时间压力,精神压力,情感压力,权威压力。当你处在一个压力的状态的时候,其实你是无暇顾及对方的。
    • 骗子有意让我们以为“我们把握控制事物发展的权利”。权力其实是相信自己尽在掌握,骗子只是奉你的命行事,我才是那个话事人,这个就叫权力感。
    • 金钱会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当提到金钱的时候,实验发明,哪怕只是随口一提,人们对他人的关注力就会马上减少,就开始关注自身了。

🐇骗子陷阱五部曲

  • 第一步:锁定猎物。骗子通过收集信息,锁定目标受害者。

    • 受骗三要素:渴望、信任和权力感。
    • 骗子首先会通过收集信息来锁定他们的完美猎物,这些信息将用于判断受害者是否符合他们的标准。例如,庞氏骗局的目标客户是受过高等教育、收入较高的年长男性,而彩票骗局的目标客户是收入较低、没有受过教育的人。
    • 骗子通过利用受害者的渴望、信任和权力感来实施骗局。渴望与压力有关,信任与信念有关,而权力感与对自己的信心有关。
  • 第二步:触动情绪。骗子利用情绪化语言和故事,让受害者丧失理性判断。

    • 情绪诱饵是指触发情绪反应的信息,从而绕过理性思考。当情绪被唤醒时,大脑的理性区域就会被关闭,导致人们失去理智。骗子利用这一原理,通过收集目标的个人信息,然后使用情绪诱饵来打动他们。一旦目标被情绪所左右,他们就更容易受到骗术的影响

    • 先小后大:答应小请求后对方更可能会答应大请求。

    • 先大后小:先提一个很大的要求被拒绝后小需求可能会被满足。

    • 打断重组:不停提出一些新构想、新概念,制造信息混乱。信息混乱导致人从理性走向直觉、感性。

      • 首先,骗子会采用“打断重组”的手法,不断打断受害者的思考过程,使其无法理性思考。

        “当你还没有想清楚的时候,他马上就说,不止如此哦”

        人的大脑在太多选择,太多信息,太混乱,觉得太吃力的时候,往往就放弃了所有的选择,这个所有的选择指的是所有的理性选择,放弃了所有的理性选择去走向了感情,走向了感觉。

      • 其次,他们会利用展示稀缺性建立可信度描述幻象幻觉利用群体效应等手段触发受害者的情绪,使其失去理性。

    • “平均线效应”: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高于平均水平,这使得他们更容易上当受骗。

  • 第三步:编造故事。骗子编造一个受害者与众不同、值得获得好运的故事,让受害者渴望相信,利用我们对更轻松生活的欲望让我们走入骗局。

  • 第四步:预期情绪。骗子让受害者体验到美好的预期,并营造一种难以打破的信念。骗子会给我们美好的预期,让我们体验到正向的情绪,这时候我们会渴望获得这种预期情绪。

  • 第五步:追加赌注。当我们的信任期待值达到顶峰,被骗了一次后往往倾向于再次信任,因此骗子会利用我们追加赌注的心态对我们再次行骗。


  • 认知失调和导航陷阱
    • 认知失调是指人们在面对不一致的信息或者行为时,产生内部的心理冲突和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当我们的经历与信念冲突时,我们会倾向于忽略不符合信念的事件,并继续符合信念的事件。
    • 在骗局中,骗子利用这个弱点,通过提供甜头设定预期,让我们相信他们。骗子利用认知失调理论,让受害者即使输了也会追加赌注,因为他们相信自己最终会赢。
    • 即使我们遇到了一些不符之处,我们也会通过解释或找理由来维持我们的信念。这种导航陷阱让我们盲目地追随骗子的指引,即使它最终会让我们走错路。
    • 此外,承认错误的心理成本止损的困难,也会让我们继续投入骗局,即使我们已经意识到它是骗局。骗局的精妙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人类天性中的弱点,让我们一步步陷入陷阱。

小结:

  • 骗子会首先锁定猎物,收集有关你的个人信息,然后利用这些信息为你量身定制一个骗局。
  • 他们会引发你的情绪,例如焦虑或空虚,然后创造一个故事陷阱,让你相信他们的骗局。
  • 他们还会利用你的预期情绪,让你相信你会从他们的骗局中受益。即使你发现了一些不一致之处,你也会因为认知失调而继续相信骗局。
  • 骗子会利用你的心理弱点,例如你相信好人应该得到好报,让你继续相信他们的骗局。

🐇渣男陷阱五步法

  • 第一步,锁定目标。渣男会通过各种方式增强受害者对自己的自信心,使其成为渣男的完美猎物。
  • 第二步,情绪诱饵。渣男会利用情绪诱饵,在热恋期给予受害者大量的情绪价值。
  • 第三步,故事陷阱。渣男会编造博取同情的故事,塑造一个完美的情人形象可能包括:你是我的人生救赎。
  • 第四步,预期情绪。此刻你对对方有了很多美好正面的预期,甚至开始期待未来。渣
  • 第五步,追加赌注。当受害者发现渣男的行为与预期不符时,渣男会利用追加赌注,让受害者陷入认知失调,难以相信渣男的真面目。

🐇如何防范欺诈

  • 降低成为受害者的风险:不要让自己成为骗子的目标,减少渴望(不渴望这件事发生)、相信(不相信这件事发生)和判断力偏差(不相信自己一定能判断出来)。
  • 对于父母:帮助他们降低自信心,让他们不那么相信骗局里的“好事”会发生。
  • 对于自己:不要相信自己能够识别出骗局,要求一致的记录和观察。
    • 不要去罔顾和同化这些跟你的认知不相符的东西,对这个东西一定要产生更大的警觉。
    • 一旦形成了这样的习惯,形成了这样的警觉,其实你对于你的导航系统的调整就会有效很多。
    • 这个时候你虽然已经要蜕层皮了,但起码可能你出来的速度会更快,你付出的代价会更小,你不会在里边永远的纠缠下去,而且主动权是掌握在你自己手里的。

这个世界其实并非充满了谎言,欺骗与偷窃,生命也不是肮脏野蛮和短暂的,因为我们知道别人会知道我们做了什么,而我们会因此付出代价。

我们在乎别人的想法,他们的想法会影响我们未来的利益。如果没有了社会信息的传播,没有了闲话,如果不能对何种行为可被接受,何种行为该被制裁达成一致,整个社会就会很快陷入混沌,只剩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利益争夺。

🏡Takeaways

  • 人类渴望解释世界、讨厌模棱两可,喜欢听故事,这些天性特点使我们容易受骗。
  • 识别骗局的要素包括急于弥补损失和同情心陷阱,情绪对决策的影响也很大。
  • 黑暗三角人格的组成部分包括心理变态、马基雅维利主义和自恋,这是一种进化优势但也可能是人格障碍。
  • 骗子利用心理效应和心理机制,如自我锚定、压力和熟悉度等,成功行骗。骗子的要素包括渴望、信任和权力感,他们通过触动情绪、编造故事和预期情绪来实施骗局。
  • 骗局利用情绪诱饵、打断重组和故事陷阱等消费者心理学陷阱。受害者容易因心理成本而继续投入骗局。
  • 渣男利用锁定猎物、触动情绪、编造故事、预期情绪和追加赌注的五步陷阱法行骗。

🏡Q & A

Q: 骗子与我们有什么不同?

A: 骗子通常具有黑暗三角人格,其中最常见的是心理变态(Psychopath),其特点是缺乏同情、悔恨和内疚。

Q: 黑暗三角人格是否必然是恶人?

A: 不一定,黑暗三角人格只是行骗的先天条件,还需要行骗的机遇和貌似合理的理由才能成为骗子。

Q: 为什么很多人出去见了很多的世界,看了很多的书,受过高等教育,也算是见多识广的人了,为什么他的思想却如此之狭隘,如此之顽固?

A: 这是自我锚定,当你不愿意打开,就像你不愿意去发展你爱的能力,不愿意去采取行动学习爱的时候,你就是没有这个能力,无论怎么有什么经历都不一定能够改变这个现状。

Q: 骗子如何利用心理现象来获取受害者的信息?

A: 骗子利用熟悉度、相似度、曝光效应等心理现象,不断获得受害者的好感,从而获取更多信息。

Q: 骗子收集信息的目的有哪些?

A: 骗子收集信息的目的有:判断目标是否是自己的猎物,为目标量身定制骗局。

Q: 为什么人们在面临过多选择和信息时,往往会放弃理性选择?

A: 因为当大脑感到信息超载时,会自动放弃理性思考,转向感性选择,即凭感觉做出决定。

Q: 在骗局的预期情绪阶段,为什么人们会追加赌注?

A: 因为人们抱着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自己的信念和预期,当经历与固有信念冲突时,为了减少认知失调,他们会追加赌注,以维持自己的信念。他们相信自己最终会赢,并且不愿承认自己受骗了。

Q: 渣男是如何利用认知失调理论来欺骗受害者的?

A: 渣男通过量身定造的人设、行为和故事,利用受害者对爱的信念和对感情的信任,制造出一种与受害者认知相冲突的现实,从而让受害者陷入认知失调的状态,进而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段感情中。

Powered by Hexo & Theme Keep
Total words 138.8k Unique Visitor Page 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