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公众号
【拾光数据】
,对话框输入【010】
领取该篇PDF文稿~
📚什么是心态
心态的定义
:心态是我们所有行为的根基,决定了我们所能取得成就的大小。心态决定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事情。- 你觉不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对的?答案是什么呢?大部分的人都认为自己此刻的想法是对的。为什么?因为如果你知道自己此刻的想法不对,你一定会想办法改变它。
- 那为什么我们不改变呢?那一定是因为
你现在的想法是你对比了各种状况后,你所能做出的最优决策。
所以这就是一种预设,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已经产生了一种预设,而这种最基础的预设就是我们每个人不同的心态。
- 但是让我们感到痛苦的是什么呢?痛苦的是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在尽量地做着自己觉得最正确的事情,但是通过统计,我们能够看到在职场中,有一半以上的雇员都觉得自己的老板很蠢,都觉得自己的老板给自己增加了很多痛苦,每天的工作都不愉快。
- 所以很明显,
我们大家的想法未必都是对的,但是恐怕我们不知道
。
一个人对于自己完全不知道的事情,是不会意识到自己有问题的
。
心态与行为
:面对相同的情境时,不同的心态会产生不同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心态与成就
:如果我们能提升心态,就能提高思维能力、学习和行动力。
心态金字塔
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三层问题,最底层的、很厚重的这部分叫作心态。中间这部分叫作思维、学习和行动,就是我们的认知。金字塔的顶端是生活、工作和领导力的成功,就是你所做的那些事在最上面。
我们很多人会喜欢花很大的力气去拖动我们的思维、学习和行动,以及生活、工作和领导力的成功。也就是说,我们花了很大的力气去拖动上面的两层。当你好不容易把这两层拖动了——比如参加了一个为期两周的培训,花了很多钱,回来以后觉得信心满满,有种被打了鸡血的感觉——你会发现底下的心态没有动。就好像船被风吹到了一边,但是锚没有动。当那个锚没有动的时候,你能够想象过两天是什么样子?就是上面两层很自然地回来了,因为它们是用绳子拉在一起的。
那真正比较正确的改变方式是什么呢?你会发现,当我们能够想办法改变我们的心态,让心态产生位移以后,上面的思维、学习和行动,以及生活、工作和领导力的成功,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位移。这就是为什么心态非常重要。
- 一个经典实验
- 实验分组:酒店服务员被分为两组。
- 对照组:继续日常的清洁工作,没有接受任何特殊指导。
- 实验组:接受了培训,被告知他们的清洁工作实际上是一种锻炼,能消耗卡路里。
- 实验结果:
- 实验组的服务员因为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具有锻炼价值,工作更加积极,结果他们减肥了。
- 对照组的服务员因为没有这种认识,工作态度和身体状况没有变化。
- 结论:
- 心态的改变(认识到工作也是一种锻炼)可以激发积极性,改善行为和结果。
- 即使是日常工作,正确认知也能带来积极的影响。
- 实验分组:酒店服务员被分为两组。
- 不要小看那90%的无意识行为,它们是
由心态自动过滤
的。我们需要把这种无意识却自发处理的这90%变得更积极,这才是我们学习心态调整的最重要的原因。
四组心态
📚固定型心态与成长型心态
🐇固定型心态与成长型心态的区别
🌱固定型心态的特点
能力观念
:认为自己的能力、天赋和智力是永恒不变的。形象重视
:重视自己在人前的完美形象,害怕失败和挑战。挑战态度
:将挑战视为一种需要逃避的事情,不愿意尝试新事物。
- 固定型心态的人这一辈子所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我要证明我自己”“我要面子”。面子是很重要的,所以无论他做什么事,首先想的就是这事丢不丢脸,这事我能排第几,跟别人比起来我怎么样,他总在和别人的对比中度过自己的一生。
- 所以这种人容易傲慢、耍大牌、不讲究诚信、轻易放弃、回避挑战,因为这是固定型心态。
🌱成长型心态的特点
改变信念
:相信自己完全可以改变个人的特质,包括智力和能力。学习重视
:重视学习和成长,认为这是个人发展的关键。积极失败观
:会以积极的心态看待失败和努力,认为这是成长的一部分。
- 而成长型心态的人认为这个世界是变化的,我这辈子不需要跟别人比,最重要的是我自己能不能进步,能不能学到东西。虽然这件事情很丢脸,没关系,因为我今天学到东西了,我很开心。这是成长型心态。
- 而成长型心态的人更容易诚信,因为他不认为这一次的博弈结果很重要,他认为未来还会和对方打交道,说不定还有更多合作机会。成长型心态的人更愿意接受挑战,接受失败,因为他觉得只要我能学到东西就够了。
🐇为何人们会形成固定型心态
教育影响
:从小接受的教育过于强调正确答案的意义,忽视了学习过程。环境因素
:生活和工作的环境重视人的天赋和才能,而非努力和成长。
🐇如何培养成长型心态
我们每个人的身上一定都有一部分固定型心态,也会有一部分成长型心态。你说一个人全都是成长型心态,这种人我反正没见过,这挺不容易的。所以我们应该怎么改?我们每个人应该如何修身,怎么改变自己?有几个方法。
心态识别
:学会辨别固定型心态和成长型心态,了解它们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就是当你出现了一个问题,你需要先提醒自己:“是不是我的心态有了问题,我有了固定型的心态?”意识提升
:意识到你当下的心态,以及它如何影响你的思考和行为。目标设定
:确定你的目标,制定你的改变路线,采取行动去实现它们。
- 写心态日记。这招很管用,这个作者很推荐这个方法。就是他每天在本子上记录三件自己表现良好的心态,比如“今天我没有吼闺女,今天我跟闺女和颜悦色地聊了天”“今天我发现了闺女身上一个亮点,然后跟她聊天,我们俩的关系有所缓和”。
- 多鼓励自己,就是发现自己有进步的地方,一定要多记。我记得我小时候记日记,每天都是自我批评:“我今天又很糟糕”“我今天真是个废物”……我们大家把小时候的日记翻出来看,几乎全是批评。我们完全记错了,我们觉得在日记中拼命地骂自己好像是一件特别带劲的事,但实际上真正有效的让自己进步的东西,是你能够发现自己的亮点,多鼓励自己。
📚封闭型心态与开放型心态
🐇封闭型心态与开放型心态的区别
🌱封闭型心态的特点
自我中心
:关注自己是否正确,以及在他人眼里自己是否正确,难以接受外界批评。抗拒改变
:不愿意接受新观点或改变自己的想法。倾向于快速决策,有时可能忽略其他可能性。
🌱开放型心态的特点
真相寻求
:努力寻求事物的真相,以最佳方式进行思考。接受新观点
:愿意接受外界意见,认识到个人观点可能存在局限。持续学习和适应,对新信息持开放态度。
🐇为何人们会形成封闭型心态
成因
- 对自己地位和想法的保护。
- 内心的恐惧,如害怕犯错、失去控制。
好处
- 容易获得他人接纳,展现出领袖魅力。
- 决策效率高,能够迅速作出决定。
被重视需求
:每一个人都希望被他人重视,封闭型心态能满足这种需求。负面影响
- 阻碍个人和团队的成长。
- 导致决策失误,缺乏适应性和创新。
🐇如何培养开放型心态
冥想实践
:通过冥想来打断思维惯性,开放接受新的想法。认知改变
:改变你的认知,提醒自己“我或许错了”,保持谦逊。思维扩容
:增加你的思维容量,认识到自己知识的局限性。如何平衡开放与封闭
理直气壮,同时虚怀若谷
:保持自信同时接受外界意见。倾听不同意见
:如周鸿祎的例子,表面强硬但乐于接受有见地的意见。
封闭型心态的普遍性与克服
盲点象限
:意识到自己未知的不足,接受外界指出的问题。提升领导力
:通过自信与谦卑的平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防御型心态与进取型心态
🐇防御型心态与进取型心态的区别
🌱防御型心态的特点
问题逃避
:逃避问题,不想有所损失,害怕失败。环境依赖
:受制于环境,缺乏主动性。安逸追求
:倾向于做简单轻松的事,避免挑战。- 害怕失去,努力维护现状,构建护城河以保护自己不受损失——例子:人们寻求稳定工作,过分担心失业,结果可能因缺乏进取而遭受更大损失。
🌱进取型心态的特点
目标导向
:想要有所得和有所赢,有明确的目标。主动性
:主动为自己设定目标,追求成就。目标实现
:想要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 不断寻求进步,愿意接受挑战,以积极态度面对可能的失败。
点球大战研究:面对胜利或失败的点球,球员的心态和表现有显著差异。进取型心态的球员更可能尝试新动作,而防御型心态的球员可能因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
🐇为何人们会形成防御型心态
损失规避
:我们天然倾向于规避损失,防御型心态帮助我们减少损失。目标缺失
:当我们没有目标时,会追求安逸和舒适,形成防御型心态。
🐇如何培养进取型心态
明确目标
:设定一个明确的目标,为之努力。不仅仅局限于短期或小目标,而是设定能够激励长期努力的宏大目标。激活左侧前额叶皮质
:通过冥想、保持正念、阅读好书等方法,促进积极情绪和心态。阅读人物传记
:通过学习令人钦佩的人物,启发思考,激发积极大脑区域。记日记
:记录每天的积极事件,改善心态,促进自我反思和积极行动。
📚内向型心态与外向型心态
🐇内向型心态与外向型心态的区别
🌱内向型心态的特点
自我中心
:认为自己比他人重要,以自我为中心。推卸责任
:面对失败和负面经历时,倾向于归咎于他人。他人工具化
:认为其他人都是物品或资源,可以利用。评判倾向
:认为其他人都没有尽其所能,喜欢评判他人。
问题
导致自圆其说,缺乏改变周围环境的动力。
引起沮丧,因为总是用批评的眼光看待他人。
导致不理解和隔阂,因为缺乏对他人努力和局限的认同。
🌱外向型心态的特点
人人平等
:认为所有人都很重要,没有高低之分,愿意平等对待他人。愿意反思
:在失败和负面经历中,愿意反思自己的责任并寻求改变。价值认可
:认为其他人都是有价值的人,值得尊重,愿意理解和关心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共情能力
:更容易与他人共情,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 优势
- 通过关心和理解他人,建立更温暖的人际关系。
- 通过共情和理解,减少冲突和误解。
- 通过认识到他人的努力,增加内心的慈悲和力量。
🐇为何人们会形成内向型心态
重要性需求
:我们渴望被他人视为一个重要且有价值的人。竞争心理
: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
🐇如何培养外向型心态
关心他人
:学会主动关心他人,从小事做起,展现善意。自我觉知
:觉知自己的恐惧和自我背叛,避免恶性循环。识别并打破恶性循环,用“他已经尽力了”的心态对待他人。自我关爱
:学会关爱自己,给自己正面的反馈和鼓励。减少自我批评,多看到自身进步,给自己慰劳和放松。
📚樊登说
- 改变不会一蹴而就,但是人生最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探索。
- 发觉痛苦的根源,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如果我们之前对这些心态都完全一无所知,我们不觉得自己有任何问题,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所以听完这本书之后,也许你能有一些反思,能去发掘问题本身,减少我们内心的恐惧和贪婪。当你把恐惧、贪婪、自我背叛的根源找到了,你才有可能发生改变。
- 一个人发生改变的最基本的路径是
觉知、接纳、行动、反馈
,接纳这一步是不能少的。你觉知了自己的问题以后不要批评
(一般人会“觉知、批评、不行动”),因为自我批评会降低你的自尊水平,你就会更没有行动的动力。而如果你觉知了问题之后,能够接纳自己,你知道“我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但我依然爱我自己”,这叫接纳。接纳之后再制定行动计划,给自己不断地提供正向反馈。0